中新網西安12月13日電 (李一璠)記者13日從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、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獲悉,十年來,陜西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1370.2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增長到2021年的2409.4億元、增長75.8%,農民收入由2012年的6285元增長到2021年的14745元、增長134.6%,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。
據悉,陜西省堅持實施糧食規模化生產經營三年行動,加快良田良種良機良法“四配套”,建成2011萬畝高標準農田,推廣小麥寬幅溝播、玉米增密度兩大集成技術,今年糧食總產達到1297.9萬噸、較上年增長2.2%,實現“十九連豐”。
陜西省按照全要素集聚、全環節提升、全鏈條增值、全產業融合的思路,加快培育蘋果、羊乳等九大產業鏈,統籌實施一大批國家級產業集群、園區、強鎮等融合項目,開展國家、省、市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“四級聯創”,打造一批全產業鏈典型縣,設施農業產值突破千億元。目前,羊乳制品占國內市場份額達到85%,蘋果、獼猴桃產量居全國第一。
同時,該省實施節水農業五年行動,聚焦4大區域,推廣8種模式,建成111萬畝旱作節水農業。化肥農藥用量連續四年下降,畜禽糞污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0.6%、94%。創建58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,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%以上。嚴格落實長江“十年禁漁”和黃河禁漁期制度,長江、黃河流域農業生態環境持續好轉。
此外,陜西省全面推進鄉村建設,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完成、五年行動接續開展,該省新改農村戶廁484.4萬座,普及率78.1%;93%的自然村實現垃圾收運處理,34%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,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明顯提升。以“積分制”“清單制”為抓手,開展“三治”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,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。
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韜表示,下一步,陜西省將守好糧食安全底線,聚合要素發展特色產業,立足實用實施鄉村建設,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