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 >  新聞資訊  >  時事聚焦

第六屆絲博會成果發布 簽訂合作項目2309個 總投資額1.53萬億元

 所屬分類:時事聚焦    發布時間: 2022-08-26    瀏覽次數:597

西安新聞網訊 8月14日至18日,以“互聯互通互融·共進共享共贏”為主題的第六屆絲博會在西安成功舉辦。本屆絲博會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,秉持“投行思維”“鏈式思維”“增量思維”“閉環思維”理念,著力推介含金量高、含綠量高、含新量高的大項目、好項目,大會共簽訂合作項目2309個,總投資額1.53萬億元。

18項專項活動

加強各領域深入交流合作

據了解,本屆絲博會主題、展覽展示和重要活動聚焦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圍繞共同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,共同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,共同打造標志性民生工程,堅定不移深化“一帶一路”合作,推動世界經濟早日復蘇增長,努力將“一帶一路”打造成造福世界的“發展帶”、惠及各國人民的“幸福路”。

以創新為引領,本屆絲博會如期舉行了18項專項活動和84項投資促進活動,加強了各領域深入交流合作。各項會議論壇活動特色鮮明。大會設置了國際館、中國館、陜西館、鄉村振興館、智能制造館、綠色產業館6個展館,總展示面積7.2萬平方米,參展企業2056家,參展展品20110種。其中,國際館集中展示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形象、投資領域和重大合作項目及特色產品,創新設置了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專題展區、RCEP專題展區和國際友城名優特色商品展區。陜西館專門設置了秦創原和中歐班列專展,主要展示構建面向“一帶一路”的科技創新平臺、中歐班列(西安)集結中心等內容,充分體現了陜西深度融入“一帶一路”的比較優勢。主賓國、主賓省、主題市布展各具特色,各省各市區重點展示整體形象、資源優勢、投資環境、重點產業項目,廣大企業積極展示自己獨特的產品或技術優勢,采用現代多媒體手段,打造視覺震撼和特色形象。智能制造館圍繞我省23條重點產業鏈,重點展示5G技術應用和商用、航空研發、高鐵、智能汽車等新技術及產品;綠色產業館展示節能環保技術與產品、新材料和新產品應用,以及新能源、碳中和等最新產品與技術;鄉村振興館展現智慧農業、現代農業信息化成就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、“互聯網+”等成果,吸引了大批專業觀眾參展,促進交流合作。

聚焦高質量發展

簽訂合作項目2309個

圍繞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,本屆絲博會秉持“投行思維”“鏈式思維”“增量思維”“閉環思維”四種思維理念,著力推介含金量高、含綠量高、含新量高的大項目、好項目。據統計,大會共簽訂合作項目2309個,總投資額1.53萬億元,其中利用外資項目30個,合同總投資額36.17億美元;簽訂國內聯合項目2221個,合同總投資額1.51萬億元。項目涉及現代農業、裝備制造、食品醫藥、高新技術、基礎設施、節能環保、商貿服務、文化旅游等8個領域。

在深入交流的基礎上,本屆絲博會深入推進省際、省內合作,達成了一系列合作成果。會期進行了蒙陜兩省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、蘇陜協作簽約、桂陜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海鐵聯運班列(西安—北部灣港)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等,將區域合作推向更深層次、更寬領域、更高水平。我省延安與榆林簽訂《延安榆林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》,兩市還和延長石油集團共同簽訂了《延安-榆林-延長高水平共建“安靖飛地園區”合作框架協議》,為進一步推動陜北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。中國(楊凌)農業數谷云平臺上線,楊凌·華為農業數谷聯合創新中心、浐灞跨境電商產業園、西部跨境電商服務中心等正式揭牌。

“在線絲博會”點擊量646萬人次

進一步擴大絲博會品牌影響力

本屆絲博會共有來自韓國、泰國、新加坡等73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嘉賓和客商參展參會。烏茲別克斯坦、烏拉圭、斯里蘭卡、哥斯達黎加、韓國、泰國、新加坡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駐華使節和中國—東盟中心等國際組織代表參加會議。

大會還舉辦了“我的家鄉在陜西”絲博會主題文學征文活動,在開幕式當天開展了“學習強國”平臺第六屆絲博會專項答題活動,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互動交流。

為進一步擴大絲博會的品牌影響力,絲博會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辦會模式,打造“線上賦能線下、線下驅動線上、線上線下融合”的會展服務平臺,及時將展會盛況、會議活動等視頻上傳,豐富平臺數據,保障線上絲博會順利進行。自7月20日上線運行以來,線上絲博會共注冊展商1770家,展品2660種,“在線絲博會”網站點擊量646萬多人次,進一步擴大了絲博會品牌影響力。

本屆絲博會精心策劃的展覽展示和各項論壇會議活動,充分發揮陜西比較優勢和絲博會凝聚合作共識、深化經貿合作、促進聯動發展、溝通民心民意的平臺作用,促進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化合作、互利共贏,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了新的貢獻。  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黃曉巍